
今天分享的是“得劲儿”的留言:建议把Paxlovid与其他申报有抗病毒效果的药物,包括中药,一起做临床试验。
编者按:非常智慧的建议。让我不得不怀疑这位“得劲儿”网友是专业人士。
因为他直接给出了一个类似新冠研究中最了不起团队的研究策略:英国的RECOVERY研究。
RECOVERY是一项英国政府资助、牛津大学主导的多臂RCT,英国共有176所医院的11,000名住院COVID-19患者入组,并随机分配。最终报告能够一锤定音的结果。
【Science】一项英国研究即完全改写多个新冠治疗方案,为什么其他研究者却几无所获?
大样本、双盲观察的随机对照试验(RCT)是设计药物/疫苗疗效验证的金标准。关键词是:1,大样本;2,RCT。
要有可靠的结论,两者缺一不可,也是最基本的规范。
临床试验阶段的3期研究大都是由不同的机构(比如制药公司)发起,交由医生研究者主导完成的随机对照研究(RCT)。
为了确保结果不会因为异质性或主观判断影响,采用多中心开展大样本测试、双盲观察,最后交由独立的第三方完成统计。
尽管研究方案大都是由申办者请独立的机构设计,但仍深受发起人的影响。比如最近热议的抗病毒药物VV116研究。
尽管根据其机制及EC50结果,我内心感觉极可能有效;但对于这个临床试验设计却是极度厌恶。
因为,这个试验设计下,统计学意义非常好;却未提供临床最需要的基本数据:到底能否降低重症/病死?能否降低病毒载量?与非药物治疗组对比如何?
国产抗新冠病毒药物VV116临床试验获得成功,但急需回答这三个问题
即使后面临床试验阶段、统计处理阶段,做得再严谨、再好,也无法弥补试验设计的硬伤。
由完全独立于制药公司的机构设计的多中心RCT研究,将会打碎目前存在的巨大争议和分歧。
尽管类似Paxlovid这些药物,临床试验已经非常完整而严谨;实际上无需再次验证、只需上市后研究进一步审核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变化。
但无奈有些人不信、更有些药无类似临床试验试验数据。所以,一起来吧。是骡子是马,一起溜溜。